开篇首先声明一点,经验贴只是别人的复习体会,不能代替你自己的方法。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我建议2011年的新同学们,在多看别人经验贴的同时,要善于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才是最重要的。
趁着复试刚刚过去不久,我就先谈谈复试的备考吧。这次我的复试分数是82分,听力2.2分,就是凭借复试成绩,我才从初试的第18名上升到总成绩的第2名。所以说,北大的复试比重还是比较大的,考北大的同学一定要重视复试,要和初试同等对待。
复试考的内容是4项,上午考听力,由研究生院组织,全校统一。语种和你初试考的语种一样。下午是笔试,由法学院组织。内容有3项:逻辑题、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逻辑题时间是30分钟,案例和论文的时间是2个半小时。应该说时间是很紧的,速度很关键。
在这里简单说说我的复习思路吧:
1、听力
听力我首先把近10年的六级听力真题做了一遍。才开始不要听难的,因为我们初试没有听力,想必大家也和我一样很久没接触听力了,所以一开始听些简单的,让自己逐渐进入状态。六级真题是个不错的选择。
听完六级之后。我在网上下了新托福和老托福的真题。每天听1个小时左右。我感觉老托福的要难一点,可能是因为我下的老托福音质比较模糊的原因吧。托福的听力难度并不大,词汇都不难,主要是语速较快,连读多。其实托福的语速比日常语速还是要慢一点的。
在这个期间,我坚持每天听VOA,每天听2则新闻。第一遍听大意,尽可能的多听。然后听第二遍的时候注意细节。第三遍对照原文,找出自己的不足,比如是单词不认识,还是连读没听出来,等等。就这样,托福+VOA的练习我坚持到了考前,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2、逻辑题
逻辑题我买了一本《MBA逻辑分册》,清华版的。上面有对各种常见逻辑题型的介绍和讲解,还有近几年的真题和练习题。做完这一本,基本就差不多。因为时间本来就不多,1个多月的准备时间,每天看1-2小时,就够了。
做完这本之后,我又在网上找了一点趣味逻辑题做了下。感觉比这个难。
很多人担心北大的逻辑题,其实不用怕。从这两年来看,逻辑题考的都很常规了,基本不会为难大家。逻辑题的提高方法只有一个字:练。
3、案例分析
案例这部分我看了一本司法考试的论述题高分手册,但是没看完。感觉那个太模板化了,容易束缚人的思维。但是看看还是有点好处的。
其实案例分析就相当于小论文,要求你不限于具体法条,而从法理和人性的角度来分析。所以这部分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和论文一起来进行。这里涉及到一个模板的问题,我将在后面讲到。
另外,提醒大家一点,北大的案例题似乎喜欢考商业、证券方面的案例,大家可以看看这方面书和文章。
4、论文写作
这部分应该是整个复试的重头戏。分值最高,难度最大,而且准备起来没有头目。
其实这部分还是重点考察大家的法理水平、逻辑思维以及文字功底。所以应付之道就是:多看书、多练笔。
关于看书问题,可以读读一些法学的相关著作,也可以看看其他一些书,不应该局限于法学。比如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方面的书也可以翻翻,拓展一下视野。学科之间本来就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
可能有人会说,短短的1、2个月时间,怎么能看完许多的书呢。其实大家只需选看3-4本就够了,尽量吸收消化。这是我的书单,仅供大家参考:
费孝通《乡土中国》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冯象《木腿正义》
西方法律思想史(人大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梁治平、贺卫方《新波斯人信札》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刘星《西方法律思想导论》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
法学家茶座(杂志) 6期
这些书我其实在初试之前,就在业余时间翻阅了。初试后离复试只有2个月时间,短短2个月很难看完这么多的。如果大家时间不够的话,可以选3-4本看看。当然,这些书目只是我看的,供大家参考而已。
在后期,我还上网看了一些苏力、张千帆、贺卫方的论文。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平时翻翻南方周末也不错。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练笔。至少要在考前1周每天练一篇,考前2周练更好。时间要严格控制在1个小时45分钟之内,题目可以到网上搜热点案例。如果只看书,不练笔,到复试时你会感觉无从下手。这一点很重要,切记。
最后想说明一点,很多人提到了论文的模板,或者是所谓的“套路”。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套路大致是这样的:分析案例——指出矛盾——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得出结论。其实这样的套路也不是不好,它可以帮你快速抓住思路,不至于无从下笔或者离题甚远。但是套路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太过死板,而且短短的2千字,你要分析矛盾,指出原因,最后还要给出建议,即使能做到的话,也是很浅显的。所以我建议大家,论文尽量选择一个角度切入,然后尽可能的深入分析,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论文切忌泛泛而谈,天马行空。一定要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然后详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即可。不需要提出什么解决办法,实际上,我们所能提出的解决办法肯定是大而空的,与其提出不切实际的建议,不如把这部分笔墨用来分析具体问题。大家不要被这种所谓的模板束缚,北大是自由的地方,只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合理,行文流畅,就能拿个不错的分数。
附:我的复试答题情况
听力感觉就是老托福的难度,没有传说中那么模糊。但是有几题我有点走神,导致没听清楚。最后的得分2.2也最多算个中上等,离华哥这些高手还是差不少的。
逻辑题有两道数学计算的,我根本算不出来,直接蒙的。结果都蒙错了。其他题目都是MBA类型的题目,不难。今年的逻辑题和去年一样,比较常规。
案例分析我感觉做的不好。因为对股份这些东西一无所知,所以就尽可能的多扯了一些。我写的控方理由是:自由交易原则、公平原则、利害人回避原则;辩方的理由是:双方自愿原则、平等原则应以条件相同为前提、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原则。最后我是支持辩方的。
论文题目是给出一大段很长的材料,大意是政协委员张晓梅提了一个提案,建议立法将女性的家务劳动工资化,丈夫必须为妻子的家务支付报酬,以此来保护妇女权益。我写了2300多个字,没加上标点。正反两面都写完了。
我写的论文的大致框架是:
标题:
立法、法治及女权保护
——从家务劳动工资化提案切入
题记:“没有任何制度有可能建立在爱之上”——弗里德里希·尼采
第一段我先指出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是立法指导型的,这种模式虽然有弊端,但也是我国的必由之路,因为我国没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高度自治的中产阶层。
第二段我简要分析了我国女权主义近年来的热潮,受60、7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我国当代的保护妇女权益的呼声越来越高。
第三段,我写到,在立法指导型的法治背景下,在女权主义呼声越来越高的当代中国,一些立法提案也深深的带有这方面的烙印。然后引入题目中的张晓梅的提案。
第四段,分析提案第一方面的不足:如果家务劳动工资化适用于非协议夫妻财产的家庭,那么丈夫的工资、劳动、关怀等物质和精神投入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女权立法的背后,是否隐含了对男权的侵害,尽管其初衷可能并不是这样。
第五段,我指出了提案第二方面的不足:这样的提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如果妻子的家务劳动应该用丈夫的工资来补偿的话,那么如何在这种劳务和金钱之间建立一种兑换的机制?又如何判断做一天的饭和打扫3个小时的屋子对家庭的贡献孰大孰小?如果这种机制不能建立,那又如何保证该法案的实施?
第六段,我分析了提案的第三方面不足:由于提案在实施中的可行性不足,可能会导致夫妻关系的紧张,从而对家庭的和谐不利。家庭是双系抚育的团体,夫妻双方的和睦相处对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如果这样的提案可能会引起夫妻的矛盾和对立,那么这种看起来是保护女权的立法是否在实质上会对女权造成侵害呢?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法律制度应以尽可能小的执行成本去实现尽可能大的收益。如果该制度不仅不能很好的从实质意义上促进妇女权益的保护,反而给家庭关系中注入了不稳定的因素,那么这样的法律是否能达到了立法者的预期,将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七段,我指出,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一项立法提案即使打着女权保护的旗帜,即使占有道德的制高点和伦理直觉上的正确性,如果该法案不能真正契合于中国的传统习惯和社会生活,那么该法案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实施,甚至可能会被规避从而使得条文形同虚设。十几年前中国的破产法为什么难以实施?刑法中交通肇事的乘客致使逃逸构成共犯的规定为什么会成为具文?这些都是例子,都是教训。我国的法律中还存在很多这样的问题,法律不仅仅是成文的教条,它更应该是人们内心的信仰,是人们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
第八段,点题并得出结论: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非逻辑,它必须要契合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而不是仅仅考虑道德上的正确性,这或许就是题记中尼采的那句话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
我并没有给出什么具体的建议,更没有用什么“1,2,3”或者“首先其次最后”这样的套路。我最后的得分并不低,这说明了北大复试的论文关键是看你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行文的逻辑性和流畅性,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套路。希望这一点能给大家以启发。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前辈和战友。希望2011年的新同学能够努力奋斗,向着自己梦想的学校迈进。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3154271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