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湖南研招网 > 湖南师范大学 > 考研大纲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0602中国史考研大纲

  考研网快讯,据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47]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史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古代史约120分
  中国近代史约90分
  中国现代史约90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中国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考试内容: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史前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二)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三)古史传说:五帝传说,禅让制
  第二章夏商西周
  (一)夏朝与夏文化的探究
  1.夏朝的建立
  2.夏朝的社会制度
  3.夏文化,"二里头文化"
  (二)商朝及其考古发现
  1.商朝的建立与政治经济制度
  2.青铜文化与甲骨文
  (三)西周的盛衰
  1.西周的建立:武王伐纣和周公东征
  2.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分封制,宗法制度,井田制
  3.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和平王东迁
  4.甲骨文和金文
  第三章春秋战国
  (一)春秋时期
  1.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春秋五霸
  2.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井田制的解体,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二)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1.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与变法运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商鞅等变法
  2.各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三)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诸子百家
  第四章秦汉
  (一)秦帝国的建立及其历史影响
  1.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形成
  3.秦末农民战争:陈涉首义和楚汉之争
  (二)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1.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2.汉武帝的统治与西汉的强盛
  3.西汉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和亲,对匈奴的战争,张骞通西域等
  4.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三)东汉的政治
  1.绿林赤眉起义和东汉的建立
  2.东汉的社会经济:豪强地主田庄
  3.东汉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4.东汉后期的腐朽统治和黄巾起义:外戚宦官专权,党锢之祸,黄巾起义
  (四)两汉文化:经学、史学等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
  (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短暂统一
  (二)东晋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1.士族与门阀政治
  2.南朝政权的更替和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
  (三)北朝经济的缓慢发展与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第六章隋唐五代
  (一)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二)唐朝前期政治
  1.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2.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3.隋及唐前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
  (三)安史之乱与中晚唐政局:
  1.安史之乱
  2.中晚唐的财政改革与社会经济:两税法
  3.唐末农民战争
  (四)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五)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唐代的崇道
  (六)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周世宗改革
  第七章宋、辽、西夏、金、元
  (一)宋朝建立与专制集权的加强
  (二)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
  (三)辽、西夏、金的建立及其制度
  (四)宋、辽、西夏、金的关系
  (五)元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1.蒙古族的发展和蒙古国的建立
  2.蒙古灭西夏和金
  3.四大汗国的建立
  4.元朝的政治:不平等的民族政策等
  (六)宋元的社会经济
  (七)宋元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
  (八)宋元的思想、文化与科技:程朱理学等
  (九)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八章明、清(鸦片战争前)
  (一)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二)明中后期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1.宦官干政和内阁倾轧
  2.张居正改革
  3.后期的社会危机
  4.明末农民战争
  (三)清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1.明清鼎革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2.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
  (四)明清国家制度
  (五)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代中后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六)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
  (七)明清思想、文化和科技:"陆王心学",乾嘉考据之学等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第一章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中西的接触与冲突;鸦片贸易;虎门销烟
  (二)鸦片战争的经过
  战争的三个阶段;《南京条约》及其内容
  (三)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1.首批中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内容、危害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虎门条约》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3.经世致用思潮
  主要代表人物、著述及思想主张
  第二章太平天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酝酿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原因;洪秀全早期的活动和思想
  (二)太平天国前期的军事胜利
  金田起义;永安分封;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响应太平天国的反清起义;
  (三)太平天国前期的制度和政策
  圣库制度;男女分馆制度;《天朝田亩制度》;乡官制度;太平天国前期制度和政策的评价
  (四)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政策与措施
  厘金制度;湘军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前英法美等国的修约活动
  2.战争的借口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六)辛酉政变及其以后的清朝政局
  1.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的缘起、过程与影响
  2.政策与制度的变化
  "借师助剿";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南洋大臣;北洋大臣;同文馆
  (七)太平天国的后期
  1.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起因、过程与影响
  2.后期的政治、经济
  李秀成;陈玉成;洪仁玕;《资政新篇》的内容与评价
  3.后期的军事斗争
  三河之役;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
  4.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第三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1.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赫德与中国海关;蒲安臣使团
  2.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深入
  3.自然经济结构的逐步解体
  (二)洋务派与晚清政治派别
  洋务派的产生及其思想主张;不同的洋务集团;洋务派与清流派、顽固派之间的关系
  (三)创建军事工业与新式海陆军
  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及其特点;洋务派编练新式海陆军
  (四)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
  1.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因,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洋务民用企业及其特点
  2.商办企业
  商办企业的出现及其特点
  (五)兴办文化教育事业
  创办近代新式学校;派遣留美、留欧学生;翻译西书
  (六)新阶级的出现和思想文化的演变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及其评价
  (七)洋务运动的历史评价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四、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
  1、新疆危机
  左宗棠收复新疆;《伊犁条约》
  2、美、日侵犯台湾
  3、英俄进窥西藏
  马嘉理事件、《烟台条约》
  (二)中法战争
  1、法国侵越与黑旗军的援越抗法
  刘永福;黑旗军
  2、中法战争的经过
  战争的三个阶段;马尾海战;冯子材与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的签订及其内容
  3、中法战争结局与影响
  中国不败而败的原因;中法战争的影响
  (三)中日甲午战争
  1、战前的中国和日本
  战前日本对华侵略政策;战前的中日关系
  2、甲午战争的经过
  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人物;《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危害
  3、战后的反割台斗争
  台湾民主国;反割台的代表人物及其活动
  4、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中国失败的原因,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影响
  五、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一)民族危机的加重
  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二)戊戌维新
  1、维新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公车上书;各地的维新变法运动;重要的维新变法团体、学堂与报刊
  2、康、梁等人的维新变法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代表作品及其维新变法思想
  3、维新派与顽固守旧的思想论战
  论战的缘起、内容与评价;张之洞的《劝学篇》;中体西用
  4、百日维新与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
  5、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
  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
  (三)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义和团兴起的原因;义和团在各地的发展;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清政府对待义和团政策的变化过程
  2、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击;《辛丑条约》签订及其内容、危害
  4、义和团运动时期南方的重要政治事件
  "东南互保";惠州起义;自立军起事
  5、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
  六、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一)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列强侵略的加深;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二)清末新政
  1、1901-1905年间的新政改革
  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
  2、预备立宪时期的新政改革
  预备立宪与新政改革;立宪派与预备立宪运动;"铁路干线国有"政策与保路风潮
  3、清末新政的影响及其失败的原因
  新政的历史影响;失败原因
  (三)20世纪初的反帝爱国运动
  拒俄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
  (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1、孙中山和兴中会的创立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思想与活动;兴中会
  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与革命团体的建立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及代表作;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
  (五)同盟会的成立与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的武装起义
  (六)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武昌起义和全国响应;南京临时政府及其评价;帝国主义的破坏与袁世凯窃取政权;"宋案"与二次革命
  (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
  (八)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文化
  国粹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文化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七、北洋军阀的统治与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向
  (一)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及其覆灭
  1、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民国初年袁世凯破坏民主政治的活动
  2、民初的反袁斗争
  白朗起义;中华革命党
  3、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筹安会;洪宪帝制;护国运动
  (二)军阀割据与护法运动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段祺瑞的独裁;护法运动
  (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二十一条"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沙俄对西北边疆的侵略;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四)民国初年的社会经济
  农村的社会经济;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中国现代史
  第一章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
  1.北洋军阀的统治。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强
  2.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壮大
  3.《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4.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二)五四爱国运动
  1.山东问题和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的经过
  3.五四运动的意义
  (三)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
  1.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
  2.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争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华盛顿会议与中国
  2.直皖战争和"武力统一"、"联省自治"政策
  3.中国民族经济的衰退
  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和农民运动兴起
  1.香港海员罢工
  2.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3.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4.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5.浙江、广东、湖南等地农民运动的兴起
  (四)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1.孙中山与北伐
  2.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文化思想
  1.马列主义宣传教育的开展
  2.文学革命的发展
  3.反对封建复古派
  4."科学和人生观"的论战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